NB-IoT休眠唤醒模式是否影响电池寿命?
随着国内外主流运营商的不断加持,NB-IoT技术早已经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,行内人都知道NB-IoT有四大优势特征,其中最为显著的则是它的低功耗优势。
由于标准被简化,NB-IoT可以为用户的联网设备提供更低功耗。与此同时,它还可以被作为一种软件被迭加部署至任意LTE网络。NB-IoT的资源块能够很好地适配标准LTE信道或保护带,所以即便运营商重新划分此前较早的2G频谱,它也能使用标准的GSM信道。
NB-IoT支持3种不同的形式的部署方式,分别是独立部署方式、保护带部署方式以及带内部署方式。简单来讲,
独立部署:是指可以利用单独频带,适合GSM频段重耕的需要。
保护带部署:是指可以利用LTE系统中的边缘无用频带。
带内部署:是指可以利用LTE载波中间的任何资源块。
NB-IoT自诩是低功耗的联网技术,这得益于NB-IoT的休眠唤醒模式。但这是否会顾此失彼,影响产品的电池寿命呢?
一般不会。
目前NB-IoT给出的工作时间是基于仿真数据提供,未考虑电池本身因素和环境因素,比如电池的自放电和老化问题、高低温环境影响等。实际使用时需根据现实情况综合评估电池供电时间。NB-IoT采用休眠唤醒的省电方案,电池在睡眠期间被唤醒时会收到瞬时的强电流,这将极大影响电池寿命。
抄表类的应用通常采用锂亚硫酰氯(Li/SOCl2)电池配合超级电容。消费类电子和其他应用通常采用聚合物锂电池来供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