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G网络智慧农业旱作节水技术墒情监测站
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是土肥系统的工作职责,各监测县为此作出了大量的艰辛的工作。近年来各地安装了不少的自动监测设备,但是相当多的设备使用不理想,有的根本没有发挥作用。为了减轻工作量,利用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推广项目,争取用2-3年的时间,建立较为完善的5G网络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网络,发挥其快速、便捷的监测优势,指导科学灌溉,现提出如下建议:
1.数量要求
每个示范县要求配置一套墒情监测设备,包括1台自动监测站和4个管式自动监测点。
2.墒情监测设备布点要求
布点需统筹考虑区域代表性、灌溉条件、土壤质地类型、种植结构、地形地貌等因素。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将墒情监测点与耕地质量监测点等相结合,提升农情监测效率。
3.墒情监测设备的性能要求
监测设备要求选用质量过硬、服务优质厂商的产品,需满足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提出的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方案》技术参数要求(见附表),性能稳定,采集的数据能够自动、按时、准确地传输到全国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。有自动报警装置,出现电池亏电、太阳能亏压、设备欠费、传感器故障、信号故障等问题,能够自动报警。
4.售后服务与传输费用
设备供应商能够提供规范化安装,承担安装、土地租用金等费用。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开展技术培训,技术支持与指导。设备要有五年以上质保期,包括设备运行、数据正确完整传输、数据流量等费用,终身保修。设备供应商与当地农技人员一同准确测定每个监测点的土壤容重、田间持水量等重要参数。
1.数量要求
每个示范县要求配置一套墒情监测设备,包括1台自动监测站和4个管式自动监测点。
2.墒情监测设备布点要求
布点需统筹考虑区域代表性、灌溉条件、土壤质地类型、种植结构、地形地貌等因素。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将墒情监测点与耕地质量监测点等相结合,提升农情监测效率。
3.墒情监测设备的性能要求
监测设备要求选用质量过硬、服务优质厂商的产品,需满足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提出的《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方案》技术参数要求(见附表),性能稳定,采集的数据能够自动、按时、准确地传输到全国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。有自动报警装置,出现电池亏电、太阳能亏压、设备欠费、传感器故障、信号故障等问题,能够自动报警。
4.售后服务与传输费用
设备供应商能够提供规范化安装,承担安装、土地租用金等费用。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开展技术培训,技术支持与指导。设备要有五年以上质保期,包括设备运行、数据正确完整传输、数据流量等费用,终身保修。设备供应商与当地农技人员一同准确测定每个监测点的土壤容重、田间持水量等重要参数。

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站点技术参数
型号 | 监测指标 | 测量范围 | 分辨率 | 最大允许误差 | 备注 |
土壤 墒情 监测 站 |
土壤含水量 (四层) |
0-60% (体积含水量) |
≤0.1% | ±2.5%(室内),±5%(室外) |
1.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站是指固定式5G网络土壤墒情自动监测设备,长期固定在农田内,实时进行5G网络土壤墒情数据自动采集、存储,定时将采集的信息自动上传至全国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系统。 2.技术参数为最低要求,不得低于此范围。 3.图片传感器不得低于200万像素。 |
土壤温度(四层) | -20℃-80℃ | ≤0.1℃ | ±0.5℃ | ||
空气温度 | -40℃-80℃ | ≤0.1℃ | ±0.3℃ | ||
空气相对湿度 | 0-100% | ≤0.1% | ±3% | ||
总辐射 | 0-1400W/m2 | ≤5W/m2 | ±1%(日累计) | ||
风向 | 0-360° | ≤3° | ±5° | ||
风速 | 0-60 m/s | ≤0.1m/s | ±(0.5+0.03×风速)m/s | ||
降雨量 | 0-4mm/min | ≤0.1mm |
翻斗式雨量传感器: ±0.4mm(降雨量小于10mm) ±4%(降雨量大于10mm) 冲击势能雨量传感器: ±5%(日累计) |
||
大气压 | 300-1100hPa | ≤0.1hPa | ±0.5hPa | ||
土壤 墒情 监测 点 |
土壤含水量 (四层) |
0-60% (体积含水量) |
≤0.1% | ±2.5%(室内),±5%(室外) |
1.5G网络土壤墒情监测点是指管式一体化设计的5G网络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仪器。 2. 技术参数为最低要求。不得低于此范围。 |
土壤温度(四层) | -20℃-80℃ | ≤0.1℃ | ±0.5℃ |
配置产品17850532774
相关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