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膜电极法是使用隔膜电极进行测量的方法,与滴定法不同,其优点在于可以在现场立即获得测量值。我们的溶解氧计(DO计)也采用隔膜电极法进行测量。隔膜电极属于极谱型,它在浸入电解溶液中的两种金属之间施加电压,并根据水中溶解氧的量测量流动的电流,或极谱型,它根据水中溶解氧的量测量流动的电流。有一种称为原电池型的方法,可以测量电池产生的电流。
在隔膜电极法中,通过测量水中的“氧分压”来确定穿过电极尖端隔膜的氧气量,然后根据存储的值将氧分压转换成浓度。饱和溶解氧量,转换后作为测量值输出。因此,如果水中的盐浓度较高或大气压力发生变化,输出值就会发生变化,因此需要进行校正。
另外,使用隔膜电极法测量溶解氧时,仅消耗隔膜表面的氧气,因此测量时需要搅拌测量水以产生流量。
使用溶解氧计时,校准(调整)非常重要。以下方法可用于校准。
当您想要准确测量低浓度的溶解氧时,或者当您感觉低浓度值不正常时,请使用零标准溶液(零标准溶液)将溶解氧计的零点调整至理论值。水:将约25g亚硫酸钠溶解于水中并加水至500mL)进行调零。
另外,对于量程校准,利用水中饱和溶解氧分压与大气中氧分压近似相等的特点,有两种方法:利用大气中氧分压进行量程校准,一种是使用溶解氧饱和水。有一种饱和水校准是使用(约 500 mL 水并充气 10 至 20 分钟)进行的。这是一种更准确的校准方法,将记忆的饱和溶解氧量转换为被测水体的DO值。但即使是饱和水校准也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,因此还有一种手动校准方法,将滴定法等测得的值存储在DO计的指示值中进行微调。
请注意,由于没有溯源到国家标准的标准溶液,我们无法为溶解氧计的校准出具校准证书。
隔膜电极中使用的隔膜的透氧率根据被测水的温度而变化。此外,由于饱和溶解氧的量也会根据待测水的温度而变化,因此电极内置有温度传感器,并设计为自动补偿温度。
如果校准时的水温与被测水温相差较大,可能会出现温度补偿误差。为了校准更准确,最好在接近待测水温的温度下进行校准,并且建议在校准前将氧传感器放置至少30分钟以适应温度。
测量水中的盐(氯离子)浓度越高,饱和溶解氧浓度越低。然而,采用隔膜电极法的溶解氧计的输出与“氧分压”而不是溶解氧浓度成正比,因此盐度浓度的影响并没有反映在输出中。因此,通过针对测量水中的盐浓度校正溶解氧浓度的降低,可以进行准确的测量。
我们的 DO 计存储一般海水的盐度浓度(19,000 ppm)并具有内置盐度校正功能,而溶解氧计手动存储测量水的盐度浓度并使用该值来确定 DO 有些内置 -以便可以校正值。